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大专4篇

篇一: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大专

  

  计算机方面大专毕业论文参考

  计算机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方面大专毕业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计算机方面大专毕业论文参考篇1浅谈计算机理论课的教与学

  计算机课是职业学校中的专业课,计算机课又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学生相对比较喜欢上计算机实践课,因为实践课比较直观,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操作做出作品,比较有成就感;但对于理论课,学生总觉得枯燥无味,难理解,还要记忆很多知识。那么计算机理论课应该如何上才能让学生喜欢呢?本文结合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讲授理论课的教学体会

  一、教学观念转变,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该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作为一个计算机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从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计算机知识的局面中摆脱出来,把计算机知识融入到学生所能涉及到的各个信息领域中,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变和深化。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

  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1)自主学习。

  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2)合作学习。

  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实践其社会技能。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探究学习。

  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性格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优化计算机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各种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它

  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选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选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熟练掌握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通晓教材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计算机课的发展特点,以人为本,承上启下,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大胆尝试课堂改革,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增进教学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1.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都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有的学生喜欢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有的喜欢讨论,有的喜欢和同学一起学习,一个班里有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师上课会感到非常困难。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以在屏幕上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针对学生差异开展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我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恰当的提出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把经过筛选的问题,通过围绕某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专题,将现代科技、自然、人文、旅游和环境等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传达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

  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思维活动才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励:

  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远景:每学一个软件就给学生提出一个远景目标,学完软件后分组合作完成一个大型任务,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合作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竞赛激学:

  争强好胜,使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乐意参加,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参差不齐的特点,创设不同情景教学环境,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有关自绘图形一节的内容,我利用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先展示我自己在文字处理中画的一幅图,从而引出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讲、学、赛、评的一堂课,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信息技术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3.正确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通常我们所讲的学习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或达到一定目标或成果而进行学习所采用的有意识的、合乎逻辑的一系列行动。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采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计划是学习策略的具体化,学习策略决定后,就要通过制定计划来体现。有计划学习与无计划学习的效果迥然不同。有效的学习计划,能统筹兼顾地安排好各科学习,是优秀生的共同点。目前,学生学习上的无计划性、盲目性、随意性十分严重。在一些学校信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更谈不什么学习计划了。有的学生认为,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是有计划的,自己不必再定学习计划,跟着老师走、按学校要求就行了。这种想法不对。每个学生除了遵照执行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计划外,还应该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更具体地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与之相适应配合,方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2)综合治学的学习方法:

  所谓综合治学就是把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以保证学习过程的统一性、完整性和高效性。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综合治学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阅读。对教材中简单易懂的内容,老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二是讲解。让学习的主体——学生作小老师来讲,教师指导、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一个个问题通过讨论把上下左右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理成线、织成网,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能力。三是实践。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练习,以提高计算机实验技能。四是总结。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信息技术教材的每一章以后,写出知识的小结或知识的要点,以培养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五是创新。老师应尽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创新精神。

  计算机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计算机方面大专毕业论文参考篇2浅谈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

  摘要: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

  (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广义的计算机病毒还包括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和系统陷阱入口等等。

  关键词:计算机,防范,病毒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与此同时,病毒技术在战争领域也曾广泛的运用,在海湾战争、近期的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攻击,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武器控制系统,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可以预见,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广义的计算机病毒还包括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和系统陷阱入口等等。计算机病毒虽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别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

  (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

  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

  (5)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即时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会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

  (6)攻击的主动性: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而保护措施充其量是一种预防的手段而已。

  (7)病毒的针对性:计算机病毒是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的。例如,有针对IBMPC机及其兼容机的,有针对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还有针对UNIX操作系统的。例如小球病毒是针对IBMPC机及其兼容机上的DOS操作系统的。

  二、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设计计算机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对于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界面,各个层次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硬件设什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和潜在威胁。对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目前尚缺乏自动化检测工具和系统软件的完整检验手段,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全球万维网(www)使“地球一村化”,为计算机病毒创造了实施的空间;新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子系统中不断应用,为计算机病毒的实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国外专家认为,分布式数字处理、可重编程嵌入计算机、网络化通信、计算机标准化、软件标准化、标准的信息格式、标准的数据链路等都使得计算机病毒侵入成为可能。

  实施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有效注入。其攻

  击目标是对方的各种系统,以及从计算机主机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网桥等,以使他们的计算机在关键时刻受到诱骗或崩溃,无法发挥作用。从国外技术研究现状来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线电方式: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

  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进而进人信息网络。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目前,我国很多计算机组件依赖进口,困此,很容易受到芯片的攻击。

  3.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论文检测。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98,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注入病毒。

  三、对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防范的对策和方法

  1.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应包括多个防护层。一是访问控制层;二是病毒检测层;三是病毒遏制层;四是病毒清除层;五是系统恢复层;六是应急计划层。上述六层计算机防护体系,须有有效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支持,如安全设计及规范操作。

  2.严把收硬件安全关:国家的机密信息系统所用设备和系列产品,应建立自己的生产企业,实现计算机的国产化、系列化;对引进的计算机系统要在进行安全性检查后才能启用,以预防和限制计算机病毒伺机入侵。

  3.防止电磁辐射和电磁泄露: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阻断电磁波辐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止计算机信息泄露的目的,而且可以防

  止“电磁辐射式”病毒的攻击。

  4、.加强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建设:应成立自动化系统安全支援分队,以解决计算机防御性的有关问题。早在1994年,美国软件工程学院就成立了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

  5、杜绝传染渠道。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网上的行为:

  1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2不要光顾那些很诱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论文检测。

  3不要随便打开某些来路不明的E-mail与附件程序。

  4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防火墙,比如赛门铁克的个人防火墙软件,并注意时时打开着。论文检测。

  5不要在线启动、阅读某些文件,否则您很有可能成为网络病毒的传播者。

  6经常给自己发封E-mail,看看是否会收到第二封未属标题及附带程序的邮件。

  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我想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6、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

  病毒其实是一段程序或指令代码,它主要针对的是以EXE与COM结尾的文件,由于它天生的局限性,因此预防病毒的另一种方法便是设置传染对象的属性,即:把所有以EXE与COM为扩展名的文件设定为“只读”。这样一来就算病毒程序被激活,也无法对其他程序进行写操作,也就不能感染可执行程序了,因此病毒的破坏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御手段是不断发展的,要在计算机病毒对抗

  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根据发展趋势,在关键技术环节上实施跟踪研究。实施跟踪研究应着重围绕以下方面进行:一是计算机病毒的数学模型;二是计算机病毒的注入方式,重点研究“固化”病毒的激发;三是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方式,重点研究网络间无线传递数据的标准化,以及它的安全脆弱性和高频电磁脉冲病毒枪置人病毒的有效性;四是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安全策略及防御技术。

  参考文献

  [1]曹玉英.计算机病毒[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2]王雨.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3]马国富,李春雨.浅谈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4).[4]__国.论计算机病毒[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5]潘懋忱.现代计算机病毒[J].硅谷,2008,(3).[6]林书新.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篇二: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大专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3000字(2)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3000字篇二

  《初探计算机应用与技术》

  [摘

  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操作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成为我们必备的基本技能,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重大作用,要求我们能有效的去灵活运用和操作,熟练的掌握基本的知识而后应用技术,为以后的熟练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技术

  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涉及到了数据处理、家庭和办公自动化、远程信息控制和信息系统构建等多中领域,分别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应用范围。而如何有效的掌握知识,促进能力,拓展创新,是推广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必由之路。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看,也是知识和技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和过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出现使用,计算机的功能更大的被发掘出来,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人工,成为重要的角色。

  一、全面掌握应用知识,提高应用技术能力

  所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为前提的,这种知识可以使理论的,也可以是操作的,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边学边做。在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关乎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有很多,像计算机教学、平面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信息工程师和系统管理等,除了要求掌握基本通用的知识外,专业方面的知识也甚为关键。

  每个计算机工作的技术应用人员,需全面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应用的理论体系,以完整夯实的基础带动应用能力的发展,遵照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复巩固基本的应用知识,反复操练应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到很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能融会贯通,随机应变,通过知识的变式和创新,能力的在发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变通性和替代性

  很强,没有单一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应用操作人员触类旁通。

  二、以重点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

  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的分工日渐细密,而且各个工种是相互配合和合作的形势展开,每个人只需重点掌握一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可大有作为,成为自己的关键,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当确立重点,在不同的工作领域确定不同的自我应用技术。

  以重点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点性和全面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为计算机技术本身都存在有本质的和密切的联系,不存在单一技术领域,都是知识某一部分的合成,像在平面设计方面,同时运用到了“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和PS”等基本知识,您只懂得平面的创意或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关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应用型和技术型是互相统一的,要理论知识和技术并重,重点突出和全面发展兼具,这样才会有效的发挥出个人应用技术的效能。

  三、有效拓展能力,推动应用创新

  在当前计算机教育中,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学术研究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只重视理论而忽视技术能力和创新实践的培养,这样的应用仅仅停留在知识应用的表层,无法深入到技术能力深处,无法推动应用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的问题,往往不能有效迅速的解决,这就是确乏经验的表现,经验是学不到的,是在实际应用工作中感悟到的,是个人的自我思考和体会。

  在知识学习和运用的同时,必须辅之以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感受能力的体现,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应用技术的熟练度,方能化繁为简,形成真正的能力,这是从现实中磨砺出来的。在能力提高的同时,通过完善理论体系和能力体系,完全会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和感悟,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而知识和能力应用的嵌入式和混合式发展,要求计算机从业者有着全面的知识底子和互通的理论融合。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做到多样化和多重性,以求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而且能起到熟练技能和选择优化的效果。

  四、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计算机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所运用的技术。主要有系统结构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系统维护技术和系统应用技术等。计算机领域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很快。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以当时雷达脉冲技术、核物理电子计数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二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应用物理方面的成就,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真空电子技术、磁记录技术、光学和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光导纤维技术、热敏和光敏技术等,均在计算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机械工程技术,尤其是精密机械及其工艺和计量技术,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技术支柱。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各自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于将计算机结成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也已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成为社会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算法论、语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自动机论等,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许多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又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系统结构技术

  它的作用是使计算机系统获得良好的解题效率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电子器件的进步,微程序设计和固体工程技术的进步,虚拟存储器技术以及操作系统和程序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均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它已成为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紧密结合,并涉及电气工程、微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的技术。

  2.系统管理技术

  计算机系统管理自动化是由操作系统实现的。操作系统的基本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资源,以提高机器的吞吐能力、解题时效,便利操作使用,改善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算题费用等。

  3.系统维护技术

  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维护和诊断的技术。实施维护诊断自动化的主要软件为功能检查程序和自动诊断程序。功能检查程序针对计算机系统各种部件各自的全部微观功能,以严格的数据图形或动作重试进行考查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正误,确定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4.系统应用技术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程序设计自动化和软件工程技术是与应用有普遍关系的两个方面。程序设计自动化,即用计算机自动设计程序,是使计算机得以推广的必要条件。早期的计算机靠人工以机器指令编写程序,费时费力,容易出错,阅读和调试修改均十分困难。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的应用和技术操作过程当中,首先要夯实基础,以此培养能力,提高技能,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从而提高素质,然后以计算机主干核心知识构造自己的应用体系,确定目标,将计算机的多功能化融会到日常生活当中,有效解决各种为题,打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晓风.网络改变生活――突飞猛进的计算机网络[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7[2]李辉.信息处理技术与工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3]计算机专业知识教材编写组.计算机专业知识核心[M].人民出版社,2011,1[4]计算机应用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5]计算机应用基础编写组.计算机应用基础[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7

篇三: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大专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大专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2篇

  大专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应用

  1虚拟网络功能的特征和安全保障

  虚拟网络的技术简化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对于网络设备的要求也较低,这些特点使虚拟网络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安全已成为所有企业和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虚拟专用网络的使用,可以全面掌握整个网络的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限制和帮助用户使用网络。虚拟网络要提高安全性,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防范虚拟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虚拟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经过不断地创新,虚拟网络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和方便。

  2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2.1非法入侵

  在非经许可的条件下,有些人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非法入侵企业、个人网络,获得机密文件,从而导致侵权等问题,甚至构成犯罪,也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2自然因素

  计算机安全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威胁,包括自然灾害、辐射、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滞后等因素,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2.3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在联网状态时容易受到病毒的威胁。计算机程序如果被病毒感染,可能会破坏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或软件使用,甚至会影响到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这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4木马

  从计算机诞生和普及开始,就经常受到木马的威胁。许多所谓“黑客”就是专门进入通过木马非法进入系统,获取计算机中的文件,以此达到不光彩的目的。

  3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及主要技术

  3.1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

  虚拟网络技术是一种专用的网络技术,是在公开数据的环境下可以创建出的数据网络。用户能在计算机网络中找到特定的局域网进行虚拟活动,以便在不同地点也能应用同一个虚拟网络,这样可以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

  3.2虚拟网络的主要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主要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当中最主要的技术是隧道技术和加解密技术。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但安全性随之降低,企业的机密文件被窃取的可能性大增。

  4虚拟网络技术的用途

  4.1企业间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企业之间有很多数据进行了共享,但还是有些内部文件等机密资料不能共享。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企业之间可以将能共享的资料放在一个可以共享的文件夹中,用防火墙来隔绝不能共享的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资料。企业之间可以登陆一个虚拟网络的客户端,进行资源共享,但不能对企业的内部资料进行共享。

  4.2企业部门间的虚拟网络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能将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性企业机构在局域网中进行链接,因此,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之间的运用十分广泛。硬件式的虚拟专用网络可以使网络上的保密性更高,不易被破坏,有更高的加密性。企业在合作的时候,需要有更高的严密性,因此非常适用这种技术。

  4.3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应用方式上,主要是采购人员和销售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可以使企业之间的员工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4.4其他的网络技术应用

  在企业的内部设置一个具有极高严密性的防火墙,可以有效保障企业文件的严密性,保护企业系统安全,防止黑客窃取文件。

  5虚拟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产生是由企业信息化和宽带技术融合产生的,从而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得到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虚拟网络的不断更新,不断成熟,安全性与隐秘性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就目前为言,虚拟网络技术可能会成为计算机中的最大闪光点,虚拟网络技术不断占据社会市场,也会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大市场。

  6结语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很快,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当我们在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要学会应用最新的技术,要注意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它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大专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二:电子阅览室中的网络技术应用

  1虚拟网络功能的特征和安全保障

  虚拟网络的技术简化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对于网络设备的要求也较低,这些特点使虚拟网络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安全已成为所有企业和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虚拟专用网络的使用,可以全面掌握整个网络的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限制和帮助用户使用网络。虚拟网络要提高安全性,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防范虚拟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虚拟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经过不断地创新,虚拟网络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和方便。

  2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2.1非法入侵

  在非经许可的条件下,有些人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非法入侵企业、个人网络,获得机密文件,从而导致侵权等问题,甚至构成犯罪,也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2自然因素

  计算机安全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威胁,包括自然灾害、辐射、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滞后等因素,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2.3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在联网状态时容易受到病毒的威胁。计算机程序如果被病毒感染,可能会破坏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或软件使用,甚至会影响到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这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4木马

  从计算机诞生和普及开始,就经常受到木马的威胁。许多所谓“黑客”就是专门进入通过木马非法进入系统,获取计算机中的文件,以此达到不光彩的目的。

  3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及主要技术

  3.1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

  虚拟网络技术是一种专用的网络技术,是在公开数据的环境下可以创建出的数据网络。用户能在计算机网络中找到特定的局域网进行虚拟活动,以便在不同地点也能应用同一个虚拟网络,这样可以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

  3.2虚拟网络的主要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主要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当中最主要的技术是隧道技术和加解密技术。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但安全性随之降低,企业的机密文件被窃取的可能性大增。

  4虚拟网络技术的用途

  4.1企业间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企业之间有很多数据进行了共享,但还是有些内部文件等机密资料不能共享。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企业之间可以将能共享的资料放在一个可以共享的文件夹中,用防火墙来隔绝不能共享的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资料。企业之间可以登陆一个虚拟网络的客户端,进行资源共享,但不能对企业的内部资料进行共享。

  4.2企业部门间的虚拟网络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能将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性企业机构在局域网中进行链接,因此,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之间的运用十分广泛。硬件式的虚拟专用网络可以使网络上的保密性更高,不易被破坏,有更高的加密性。企业在合作的时候,需要有更高的严密性,因此非常适用这种技术。

  4.3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应用方式上,主要是采购人员和销售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可以使企业之间的员工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4.4其他的网络技术应用

  在企业的内部设置一个具有极高严密性的防火墙,可以有效保障企业文件的严密性,保护企业系统安全,防止黑客窃取文件。

  5虚拟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产生是由企业信息化和宽带技术融合产生的,从而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得到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虚拟网络的不断更新,不断成熟,安全性与隐秘性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就目前为言,虚拟网络技术可能会成为计算机中的最大闪光点,虚拟网络技术不断占据社会市场,也会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大市场。

  6结语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很快,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当我们在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要学会应用最新的技术,要注意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它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篇四: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大专

  

  计算机学术论文3000字_计算机学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计算机学术论文3000字(一):我校计算机教师科研学术习惯分析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搞科研能发掘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进步。我系计算机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尚好,科研学术习惯良好,对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准有一定促进。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科研、学术习惯

  科研工作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要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实现本专业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教科研水平是关键。我们认为,办好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早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全院科研工作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副院长主管。实行院、系(部、所)二级管理体制。科研处为科研管理院级职能部门,各系(部、所)为科研管理的二级管理部门”。在此原则下,我院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这里,我们从教师研究时查阅的信息资料入手,对我院电子与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任教师的科研习惯进行分析,以了解其研究情况和能力,为改进科研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学科发展。

  一、我系计算机教师科研论文概况

  我系现有计算机专任教师29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12人。自2003年4月我院合并重组以来,4年时间我系有18位计算机教师在各级期刊、文集上公开发表论文51篇,人均2.1篇(人均数包含合著重复数),展示了我院计算机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科研论文引文数量

  科技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注明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反映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和论文作者的研究基础,同时也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我系计算机教师公开发表的51篇论文中,引文总数176条。其中,引用1—5条文献的有44篇,占86.3%;引用6—10条的有7篇,占13.7%;引用10条以上的有1篇,占2.0%。最多的引用文献11篇,未附引文的有8篇,论文平均引文数3.33条。见表1。

  以上数据与近年我国计算机科学核心期刊论文平均引文8.5条相比要少5条;与国外平均引文数15条相比,则没有一篇文章的引文达到这样多的数目。说明我系计算机教师的文献查阅能力尚待提升,教师对科技文献的吸收利用能力还不强,与国内计算机科研论文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三、引文文献类型

  在我系计算机教师引用的176条文献中,图书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才是期刊,网络文献列第三,而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未被引用。见表2。

  表2说明,一方面我系计算机教师已经认识到期刊周期短、速度快、内容新、信息大的特点,越来越重视从专业期刊获取情报信息。另一方面,教师仍然更喜爱“内容专深、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可信度高、技术定型”的图书资料。

  在各类文献资料中,会议文献和科技报告与学术期刊相比,更能迅速反映本学科研究的重大学术问题与学科进展动态,更贴近科研前沿。这方面的引用量为零,说明我们的教师在研究时还不太注重文献的时效,未能跟紧计算机科学进展的脉搏。

  四、引文发表年代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科研成果的大量涌现,科学交流的频繁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科技文献宝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约有600万篇,出版图书80万种以上,期刊10万种以上,专利文献100万件以上,国际会议文献1万种以上,技术标准逾20万件。全世界平均每天出版文献达30万件。有统计称,当今世界每1分钟产生1本图书,每30秒产生一篇专利文献,每5—6秒产生一篇论文。平均每20年图书品种增长1倍,图书册数增加2倍;科技期刊的增长速度尤快,倍增周期只有7—8年;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尖端科学,其文献量每隔2—3年就翻一番。无怪乎人们惊呼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科技文献随着出版年龄的增长,其利用一般越来越少(经典文献除外);超出文献的有效利用时间,其参考价值就越来越低。

  虽然表3显示我系计算机教师引用2000年到2004年的文献较多,但考虑到我们统计的是近4年的论文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2004年后的文献引用量将会继续增加。这说明我系计算机教师在查阅文献时是比较关注资料新颖性问题的。

  五、参考文献语种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语言,其强势不但体现在使用的人口数量上(仅次于中文),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中。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有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用英语出版和发布。英语强势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尤为明显。由于二战后(尤其是冷战后20年里)美国在世界上超霸地位的确立,英语的强势已势不可挡。据科学引用指数(SCI)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共发表92.5万份科学论文,其中95%是用英语撰写,而且这些论文中有一半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的。英语的强势可见一斑。

  具体到我系计算机教师身上,英文水平仍有待提高,教师对英文文献的重视仍很不够。对英文文献的引用率远远低于我国计算机研究人员近80%的引用比例,十分明显地反映了我们在新技术获取能力和研究能力上的差距,也反映了我院涉外联系上的差距,亟待改进。

  六、科研论文合作度

  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之一。在当今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内,它所反映的是一个人与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在现代科学发展条件下,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都发生着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以合作的方式去攻克研究中的难题。在计算机行业中,群体合作更是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手段,对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向前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系计算机专任教师公开发表的51篇论文中,作者总数74人次,平均每篇论文作者数为1.45人。合作完成的论文有14篇,占论文总数的27.5%,远低于国内合著论文67.8%的比例;而教师独立完成的论文达37篇,占72.5%。合著论文主要为2人合作和3人合作,2人合作的有7篇,占13.7%;3人合作的有6篇,占11.8%。最多合著人数5人。与院外、系外合作的只有7篇,占13.7%。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我系计算机教师还未完全脱离过去搞科研“单打独斗”的习惯,协作精神还不够,还不能充分利用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制约了研究水平的提升。

  科研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对于计算机等“高新”专业更是如此。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提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教师仅停留在传授所教学科现成知识的层面上,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或不去探究教学“兴”、“废”的原因,不能不断地发展传授给学生的“道”,那么他们只能扮演“传话筒”的角色,只能培养出眼界狭窄、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想象贫乏的学生,而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计算机科学具有文献信息数量巨大、更新周期短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计算机专业教师一是平时要注重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集腋成裘,做“有心人”。二是要针对计算机学科特点,重心放在期刊、图书和会议文献的收集上——许多计算机学术交流会议上都会出现最新的信息和动态。三是要提高外文水平,更多、更直接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缩短文献利用周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究能力和成果都会有较大的进步。

  计算机学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国际计算机学会:以提升学术推动力为主线的科技社团发展之路论文

  [摘要]科技社团是以学术领域为界的科技工作者的集合,以提升学术推动力为主线的科技社团发展路径,符合科技社团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基本定位,在科技社团长久的发展历程中为很多科技社团推崇并践行。国际计算机学会(ACM)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计算机领域成立的面向教育人员、研究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士的科技

  社团,也是目前世界上会员人数最多的计算机领域专业性学术组织,其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在美国科技社团中具有典型性,也是以提升学术推动力为己任的科技社团代表,值得国内科技社团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国际计算机学会科技社团发展学术推动力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制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1946年,由美国军方定制、冯·诺伊曼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兴起的背景下,1947年9月15日,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ACM)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初期命名为美国东部计算机学会,1948年1月改名为国际计算机学会,总部设在美国纽约。ACM是一个国际科学及教育机构,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在科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并通过促进信息交流开放及推广职业规范与伦理标准,为专业人士及公众提供服务。

  目前,ACM在全球计算机学术领域具有强大的专业权威性和学术影响力,学会每年举办多项涵盖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前沿领域的高规格学术会议、展示会和论坛。学会主办《DistributedComputing》等多種世界级计算机学术期刊。在线信息数字图书馆包含各种学术会议、期刊的论文和材料。37个专业兴趣组致力于不同研究领域的发展并编写科技通讯,数十个工作委员会提供各种层次的培训课程并制定计算机职业伦理标准等。ACM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活动是图灵奖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图灵奖是ACM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所授予的最高奖

  项,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

  一、广泛集结专业人士的学会管理构架

  (一)理事会及工作机构

  理事会是ACM的最高领导机构,现由16名理事组成,分别为ACM的主席、副主席、司库、前任主席、出版委员会主席和专业兴趣组管理委员会主席各1名,专业兴趣组管理委员会代表3名以及理事7名,其中主席、副主席、司库任期为2年,其他成员为4年一届。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会发展计划,管理学会会员的发展和服务及学会出版物和专业兴趣组,并对重大活动进行决策。理事会决策一般采取现场开会表决的方式,超过半数以上理事到场方可开会。理事会除主席外,其他理事均为兼职志愿人员,不在ACM领取薪酬。

  ACM理事会理事实行会员开放式选举,候选人由会员提名,凡ACM会员均可获提名候选人,候选人本人须提供竞选资料,开展竞选演讲,由全体会员开放投票。ACM规定理事不能连任,但可以隔届重新参选。

  ACM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COO)及总部工作团队具体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和计划。ACM总部现有全职工作人员76名,分部门负责学会日常管理事务及活动开展,工作语言为英语,工作人员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由首席执行官全权聘用管理。

  ACM首席执行官及首席运营官由理事会实行公开招聘,由理事会成立遴选委员会初选候选人(其中CEO须为ACM院士),再由理事会投票选举出候选人,报董事会讨论通过后正式聘用,任期三年一届,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可连任。

  ACM理事会主席VickiL.Hanson,英国丹地大学教授,爱丁堡皇家学会理事,人机交互技术专家,ACM前任副主席。

  ACM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BobbySchnabel,ACM院士,教育政策委员会主席。

  为了更好地发展全球相关业务,ACM除在美国注册成立了美国计算机学会(USACM)外,还分别在欧洲、印度、中国设立了区域理事会,分别负责欧洲相关各国(包括大不列颠列国)、印度等西亚国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ACM会员管理服务和相关活动。区域理事会是ACM管理相关区域学会事务的领导机构,享有自主的财务管理权限,可单独组织会员活动、设立以ACM冠名的学会奖项等。除此之外,针对计算机科学领域女性工作者较少的情况,ACM还成立了女性理事会。

  (二)专业兴趣组(SIG)

  SIG(SpecialInterestGroup,即专业兴趣组)是ACM最主要的专业分支机构,根据计算机及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不同而成立。ACM现有37个专业兴趣组,涵盖计算机学科的11大类几乎所有专业领域,ACM会员均可根据自身专业背景

  或兴趣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专业兴趣组。专业兴趣组在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中,由于其学术专业性和影响力十分强大,逐渐聚集了本领域各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ACM开展学术活动、编辑专业出版物、传播学术信息的主要力量,其组织的各项研究、学术会议和出版的期刊、会议论文集是全球计算机领先研究和原创观点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分会(Chapter)①

  ACM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大量分会(Chapter),包括195个专业分会和680个学生分会。专业分会的主要功能是组织本地区会员的区域性交流和互动活动,为相同区域不同专业的会员提供一个社会互动和专业对话的组合。

  二、推动计算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工作

  (一)学术会议

  ACM学术会议主要由专业兴趣组在全世界各国组织,每年多达170场学术会议、研讨会和专题讨论会,包括人工智能、计算应用、数字内容、计算机教育和管理等专业领域,会议规模既有上万人的世界计算机大会,也有十几人的小型研讨会,形式包括观点宣讲、技术交流、产品展示、专家和学生互动等。会议成果反映各自领域最先进的学术水平,会议发表的学术论文是ACM数字图书馆的主要资料来源。

  (二)奖项评选

  ACM共设立26个学会奖项,包括致力于表彰为世界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图灵奖、Infosys基金计算机科学奖;表彰在计算机重要专业分支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ACM软件系统奖、SIAM/ACM计算科学与工程奖;表彰计算机教育领域优秀工作者的KarlV.Karlstrom杰出教育家奖;表彰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在校优秀学生的ACM优秀博士论文奖、ACM/CSTACutler-Bell奖;以及与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EEE)共同颁发的ACM-IEEECSEckert-Mauchly奖等。此外,ACM还设立了面向中国优秀计算机工作者的ACM中国新星奖、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各种奖项由ACM评奖委员会监督指导,评审委员会组织评选,相关基金或企业赞助作为资金支持。最负盛名的图灵奖设立于1966年,是ACM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所授予的最高奖项,也是在全世界公认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三)ACM数字图书馆

  ACM数字图书馆是ACM计算机、信息科学领域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在线全文数据库,于1999年开始运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专业在线资料库之一,旨在为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提供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资源的窗口。数字图书馆已收录ACM主办的通讯和期刊1954年至今的文章全文及37个专业兴趣组的快报、会议论文集等出版物,保存的全文文献量约40万篇,并以每年1.8万篇的数量增加。数字图书馆还整合了3000多家第三方出版社的科技期刊、会议记录和书籍,形成了文摘数据库“计算机文献指南”,包含223万条书目记录和140万条内容摘要。ACM数字图书馆个人用户必须为ACM个人会员,并通过数字图书馆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注册缴费后获得浏览和下载数据资料的权限,机构用户

  则需要与ACM签订订购协议付费后使用。ACM数字图书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500万用户,2014—2015年,从数字图书馆网站上全文下载的文章量为2000多万篇。2013年起,ACM数字图书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镜像服务器,我国49个高校与之签订协议,作为机构用户开通使用了ACM数字图书馆服务。

  (四)ACM出版物

  ACM每年出版80余种期刊,包括日志、学报、杂志及时事专报,是代表计算机和信息领域世界级品质的出版物,其中最具影响力的《ACM通讯》是一份面向计算机专业工作者的技术月刊,其编辑委员会成员为计算机领域的思想领袖、高级研究和教育人员,内容包括全球计算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兴研究的深入报道,信息技术的新趋势、基于实践分析的主题研究、对计算机领域面临的各种挑战的思考等,形式包括报道和研究性文章、摘录以及各种影像文件等。此外,ACM会议论文集以每年举办的超过170次的学术研讨会和讲习班内容为基础,通过同行评审并收录的会议论文具有极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代表性,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资料。

  (五)计算机学科教育

  ACM于2014年开始与出版商Morgan&Claypool合作创作出版系列研究专著ACM系列丛书(ACMBooks),为大学教育提供教学参考,目前出版6部,14部正在编著中。此外,ACM还为高等院校和中学出版了关于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建议。1991年,ACM与IEEE两大学术团体为了促进美国大学计算机

  本科教育的发展,制定了著名的计算课程体系“CC1991”,后经过几次修改,对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5个专业的本科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ACM还制定了以上5个专业作为第二学位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幼儿园到高中的计算机教育大纲。2012—2016年,ACM组织了为期4年的针对美国非博士授予机构的研究,对入学和毕业学生数量以及学生教师比例等数据分析。

  (六)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设立于1977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竞赛为3人团队比赛,可以系统地检验大学生英语和计算机编程等专业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从1996年开始承办ACM/ICPC亚洲区预选赛,是目前国内高校承办的唯一一项具有国际影响的计算机竞赛,参赛队伍超过400个。

  三、ACM对国内科技社团管理运营的发展启示

  (一)严谨高效的组织体系是保证长远发展的基础

  ACM的组织体系从主要功能可分为决策体系和会员组织体系。决策体系以理事会为核心,负责计划和审核年度工作,制定长远规划,各工作委员会、区域理事会享有部分自由决策权,首席运营官及其团队为决策传达者和执行者;会员组

  织体系以分会和专业兴趣组为代表,从地域和专业2个角度将全球会员纵横交织地集合在一起。

  (二)专业人士为专业人士服务是提升学术引导力的关键

  ACM管理人员从理事会、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及个区域、专业兴趣组和委员会负责人均为计算机专业领域的资深人士,且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学术威望,不允许外行领导内行。专业人员作为科技社团领导核心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吸引会员和管理学会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具有高度学术前瞻性、同行评价力、可操作性的工作,提升学会工作价值,比如学术活动选题和策划、学会奖项评选制度、学术资源价值评估、学科教育规划等。

  (三)著力发掘知识价值是科技社团的运营之道

  ACM主要收入来自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物的使用授权费用,2016年图书馆和出版物收入2119.8万美元,占全部总收入的32.7%。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运行,则得益于学会各项高规格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中的文章。多年来,ACM不遗余力地将所有学术会议、期刊及学术界领先的文献材料聚集到库中,将数字图书馆打造成为国际上最全面和最权威的计算机专业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源系统,抢占了学术高地,提升了内容价值,成为提升学术推动力的源泉。

推荐访问: 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大专 大专 计算机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