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基本功3篇

*古典舞的基本功1  六方圆满  六方是指六个方向,即: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而;圆满我认为可以拆开说也可以合起来理解,合起来说就是要求舞蹈者在做动作时把这六个方位上动作的节奏、韵律等做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典舞基本功3篇,供大家参考。

*古典舞基本功3篇

*古典舞的基本功1

  六方圆满

  六方是指六个方向,即: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而;圆满我认为可以拆开说也可以合起来理解,合起来说就是要求舞蹈者在做动作时把这六个方位上动作的节奏、韵律等做到最大,撑满音乐。要完全体现每个动作在舞蹈音乐当中的形态。分开解释就体现合突出了*古典舞的基本特征;圆。古典舞讲究;圆,这也就揭示了古典舞和芭蕾舞的;直不同,它深受着儒家文化的渗透,形成了;圆这种十分具有*特色的舞蹈风格。

  圆是一种走势,是一种舞蹈的运动路线,同样也是一种概念。古典舞的动作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就能够完成的,而是在完成动作的基础上加上古典舞特有的;气和;韵,如果说身韵是古典舞的主旨,那么;圆的形态要求就是*古典舞的精神的根本。

  三节自然

  我们都知道在芭蕾舞中的三节是指:胯、膝、踝。而在古典舞中大的三节则是指:肩、肘、腕。大三的古典舞基训课上我们学习了水袖,在学习水袖的过程中我们很好的运用了肩肘腕的配合,袖子的出收动作几乎都运用了肩、肘、腕,所以三节自然的肩、肘、腕特质我想从水袖方向解释。

  腕、肘、肩再加上指尖四者的协调和统一,是舞好水袖的关键所在。这就要协调好;三节。以手臂来说;三节,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三节不仅是水袖舞起后外部动作运动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个水袖表演动作时内部力量的必经渠道。

  从外部动作讲,首先要求头、腰、脚的相互对称与力量的均衡;其次是胯、膝、脚的统一与配合;然后是肩、肘、腕的追与随。所谓追、随是分清动作的主次关系,各部位所用的力量的强弱、活动幅度的大小等。肩、肘、腕与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是微妙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协调与统一的关系,做到松弛、协调,内紧外松,挺拔含蓄,刚劲而柔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舞动起来才能处理好水袖在运动中的;线中有点;点中有线的外部动作与身体内在节奏层次、对比关系。从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的全过程来看,遵循的是从动律、动作、短句到组合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手眼相随

  舞蹈本身就有传情达意的作用,而古典舞在这方面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古典舞的身韵课上老师总会提到;精,气,神。舞蹈毕竟是在表演,源于生活,其实*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早就细致的总结了这些:精气神;手,眼,身,法,步这些要点。手和眼的配合是古典身韵的特点,但也是常常被忽视的地方。

  常言道:手之所至,腿随之;感情所至,心随之;心之所至,感情随之;感情所至,味随之。

  人们也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恰恰是受着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身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地、准确地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好这些舞蹈中;身韵的艺术技巧,才能产生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和艺术互动,使舞蹈形成的放射形与观众形成对话,产生震撼的艺术效果。

  *古典舞蹈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一说,*古典舞蹈演员们十分讲究眼部的传神与内涵。他们把常人的;看艺术化,通过眼睛表达七情六欲,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若眼睛没任何内容,想必一个再优美的舞蹈动作,也会苍白如纸,难以吸引观众。

  大方舒展

  *古典舞是以戏曲、武术、芭蕾以及汉唐舞蹈的结合发展而来的,它是一个集中了多种艺术形式在一起的舞蹈门类。所以古典舞中的很多动作都包含了戏曲、武术、芭蕾、汉唐舞蹈的特点,但也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古典舞的动作讲究大方舒展,所谓大方舒展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是对古典舞的动作而言的,古典舞的动作要大气舒展,不俗气,无拘束,动作要展示出是对整个身体的释放,动作要大气不落俗套使整个身体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开。

  舞蹈武功不仅是瞬间的,而是由于它的造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舞姿造型,它的人体空中方位是奇特的,因此这给人们留下的视觉印象又是惊险的。舞蹈是一门讲究美的艺术这是舞蹈区别与武术的特殊性,但是我们又必须强调舞蹈技巧与古典舞审美的统一性,即舞蹈的美学问题。就像戏曲在技巧上讲究的是;快、紧凑、漂和熘,但是却缺乏舒展与大方,而古典舞在技巧上却非常讲究;轻盈、舒展和大气。

  因此,在舞台表现手法上以及技巧教学训练中和其它武术训练是有很大区别的。另外,舞蹈在技巧训练时,其运用幅度大、线条长、造型优雅,以及着重于软度、开度、蹦、直、突出曲线美等方面,均是舞蹈的审美观念保持一致的。只有这样,古典舞的特质才能更加突出,它在瞬间给人们留下的视觉印象才更加深刻,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才更具典型性,更加具有美感;就连擅长武术的戏曲艺术,近年来,在武功形体的表现手法上以及日常训练中也在吸收古典舞这方面的美感,也在追求舒展和线条美。

*古典舞的基本功2

  *古典舞基本功中的组合训练是基本功训练的形式和手段,对培养舞蹈演员的基本技术、技巧以及古典舞风格、韵律十分重要,它囊括了*古典舞舞蹈体系中的所有动作语汇和结构成分,是古典舞训练的基础内容。这套训练体系从人体美学出发,充分考虑到了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形体结构、肌肉线条等客观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科学、有效的舞蹈技术训练方法,有效辅助了舞者的`古典舞学习。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古典舞基本功的组合训练已经为各界同行所认同,帮助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古典舞舞蹈表演人才。下面笔者从控制、旋转、翻身、跳跃四个方面对古典舞基本功组合训练展开分析。

  一、控制组合训练

  控制组合训练是*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舞蹈演员的*衡能力和重心调整能力等控制能力。控制能力是古典舞舞姿转换、短句衔接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对于舞蹈动作的规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组合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能力实现古典舞身法、技术、舞姿之问连接的一系列技巧、方式。针对*古典舞的舞蹈动作特点,控制组合训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基本功中的后腿控制训练。在*古典舞中向后抬腿一直是一个难点,对舞者的控制力要求极高。在训练时,舞蹈演员可将其中一条腿作为支撑腿,另一条腿缓缓向后抬,然后静数秒,再换腿重复上述动作,直至两腿都能先后打开90度为。

  2、加强跟腿部位的控制训练。演员跟腿部位控制能力弱会直接导致正步全蹲不稳,从而致使大部分古典舞动作不能顺利完成,针对这一问题舞蹈演员可采用撑拉后筋的方式来提高跟腿的控制力,即坐地进行双腿勾脚的动作来加强跟腿支撑的时长和力度。控制组合训练除了要加强身体各部分耐力和力量的训练外,还需要舞蹈演员能够合理转换动作技术,将古典舞形、神、劲、律的美学要求通过舒缓、流畅、连贯肢体动作传达出来。舞蹈演员要学会将动作的表现力同身体的功能性融为一体,从而恰当地运用控制力,使动作的转换更加真实、自然,切忌刻意切换短句舞姿,造成表演机械化。此外,为了实现控制组合训练效果的最大化,舞蹈演员要将表演同训练相结合,除了练习基本功动作外,还要对舞蹈片段进行反复练习,有针对性地安排控制力的作用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古典舞情感与气质的表现。

  二、旋转组合训练

  旋转是*古典舞基本功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古典舞中的旋转具体指舞者围绕某一支撑点以相对固定的动作进行重心轴连续转动的运动形式。旋转组合训练则是指以原地转、空中转、行进转三种转法为主的动作训练。随着*古典舞的不断发展,旋转的种类在上述三种基础上有所发展,但我们仍可从技术上将其归纳为单一转和复合转两大类。无论何种类别的转法,重心轴都是旋转稳定的关键,动力都是旋转维持的源泉。具体来讲,古典舞旋转组合训练可从以下两点技巧入手:1.从直立旋转入手,树立重心概念。古典舞旋转的基础是重心,舞蹈演员只有把握好重心,才能进行复合转等难度较高的训练。直立旋转作为重心最稳定、最简单的旋转方式,能够快速让舞蹈演员掌握旋转要领,树立重心概念。直立旋转通常要求舞蹈演员收腹、立腰、挺胸、沉肩,将身体安排在一条垂直线上,然后发力旋转,这时演员重心感明显,能够自主调节和控制重心。2.重视起法儿训练,维持旋转动力。*古典舞中旋转的预动俗称起法儿,起法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旋转的持续性。要想练就动力十足的起法儿也并非易事,舞蹈演员可先以半蹲姿势练习起法儿,这种形式的起法儿以腿部急速甩动而产生动力,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容易。除此之外,演员还可以用错步、上步等方式辅助预动,这些动作能够为旋转借力,从而增强旋转的动力性;再或者,演员还可借助上肢抡臂力量来带动全身旋转。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旋转组合都要配合具体的舞姿,这样才能使旋转之后亮相的动作更为完美。

  三、翻身组合训练

  翻身是*古典舞中最讲求技术、技巧的动作,它充分融合了*戏曲、武术的动作形态,需要舞蹈演员以腰为轴心,以双臂和腿部为动力,使身体在空中完成拧、倾、仰、俯、提等一系列动作转换,动作之复杂、难度之高使其具有了极高的欣赏价值。在*古典舞的翻身动作中,挺身前空翻、分解腾空前软翻、完整腾空前软翻是最为常用的三种翻身方式,翻身组合训练也主要是针对这三种翻身方式来展开的。下面笔者就详细介绍一下翻身组合训练的动作要领。对于挺身前空翻而言,在起势时要迅速做一个下蹲的动作来积蓄力量,同时后双腿蹬地向前跃起,在空中停留时,演员要保证身体紧绷,以保证*稳落地;对于分解腾空前软翻而言,演员在起势时要将重心放在右脚上,同时左脚上提微微点地,两臂高举,然后翻转,腾空过程中,演员要及时做出撑手动作,以保证动作的连贯、自然;对于完整腾空前软翻而言,其准备动作同分解腾空前软翻一样,不同的是落地后演员要直接进行下一个翻转。这一方式的翻转对于动作连贯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都极高,演员在做好起势动作的同时,还需做好腿部蹬地和手臂动作,在翻转衔接撑手时,撑手动作越晚对下一个翻转的借力就越大,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在心中计算好撑手的时问点,从而使撑手力道既能延续到下一个翻转,又不会因撑手过晚而受伤。总而言之,舞蹈演员无论针对哪一项翻身来展开训练,都需要围绕*古典舞的审美特征来进行,要真正做到腰滚位移、立圆不变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翻身动作的腾飞效果。

  四、跳跃组合训练

  跳跃是*古典舞的基础动作,也是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中心环节。古典舞跳跃组合训练借鉴了体育项目中的弹跳原理一一利用腿部韧带和肌肉群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支撑身体重力,进而实现跳跃动作。人体反作用力越大,跳跃腾空时问越长,跳得也就越高。针对*古典舞的特征,跳跃组合训练通常分为单脚起跳和双脚起跳两种方式,但无论起跳方式如何,完成一套完整的跳跃都需要舞蹈演员做好助跑(趋步)、下蹲、起跳、腾空、落地等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组,任何一个环节表现欠佳都会影响到整个跳跃动作的美观。下面笔者对跳跃的分解步骤训练做详细说明:跳跃中的助跑和趋步作用相同,都是跳跃前的一种借力方式,只是助跑相对于趋步而言速度稍快,也更利于展示大跳、飞跳等难度较高的跳跃动作,这一环节需要舞蹈演员步伐*稳、均等,始终保持腿肌肉紧绷;跳跃的第二个环节是蹲,演员可通过强化跟腿及腿部韧带、肌肉群的方式来增加蹲起动作的力量、扩大蹲起动作的幅度,从而使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借力作用;跳跃第三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起跳,在起跳时,舞蹈演员要尽可能地将下肢幅度开大、伸展,这样才有助于延长空中停留的时问;第四环节的腾空主要是给舞蹈演员保持造型和准备落地动作而设置的,需要将膝盖稍稍弯曲,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落地;在最后的落地环节,演员要使用半脚撑着地,这样能有效缓解躁关节的压力,也使得动作更为轻盈。古典舞的跳跃动作最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高和轻,要想做到这两点除了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反复训练外,舞蹈演员还应注重*时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是因为在*古典舞中跳跃动作经常出现,需要演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流畅地完成一系列连跳、飞脚等耗费体力的动作。

  五、结语

  *古典舞基本功组合训练是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舞蹈训练模式,它充分考虑到了*古典舞的动作特征和审美要求,真正实现了身体技巧和身体素质的和谐统一。作为当代舞蹈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努力探索出更新、更好的训练模式,为培养优秀的*古典舞舞蹈人才尽一份力。

推荐访问:古典舞 基本功 古典舞基本功大全 古典舞基础功 古典舞基本功16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