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读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汇报读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供大家参考。

思想汇报读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读书笔记题目:

 胡锦涛: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本文的思维框架是什么:

 本文言简意赅、 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为了能够更加丰富立体直观地展现本文的主旨框架,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 绘制了一幅脑图, 用以梳理本文的框架。

 见图 1。

  图 1. 文章结构脑图 胡总书记首先回顾了 清华大学百年的发展历程, 将清华的发展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肯定了清华的教育方针、 育人理念, 肯定了 清华大学做出的显著成绩和清华学子为祖国人民民族做出的贡献。胡总书记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总结了我党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四个坚持、 一遵循、 一全面、 一不断”, 即“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类进步为己任,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1] ,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大学 “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1]。

 接下来, 胡总书记明确了 我们所处的形势, 并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1]。

 我国目 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1],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对诸多可以预

 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1]我们需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谦虚谨慎、埋头苦干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如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呢, 胡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 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胡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 我国高等教育令人不足的地方, 将“不断提高质量” 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那么如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呢, 胡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必须”, 即“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水平; 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为确保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胡总书记对高等学校和各级政府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第三个部分, 胡总书记对清华大学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寄予厚望, 提出了 3 点希望, 即“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时, 胡总书记也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 相关要求和希望:

 “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 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 加强师德建设, 弘扬优良教风, 提高业务水平, 以高尚师德、 人格魅力、 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全文分别以“回顾总结、 形势任务、 殷切希望” 为主题, 总结了 我党在高等教育上的宝贵经验、 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意义、 提出了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四个必须”, 并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

 有分析认为[2][3], 本文回答了“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和“办什么高等教育, 怎样办好高等教育” 两个根本问题。

 同时, 将 “文化传承” 加入到高等教育的内涵中去, 大力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学习的[2][3]。

  2、

 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

 作为博士生新生, 胡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为高校学子和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就在推研直博的一年前, 我还以为读博士做科研, 为的就是发 Paper。

 但胡总书记认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知识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而科研工作者则承担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肯定了科研工作者对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 也体现了高等教育、 科研创新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做科研, 为个人利益是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立足国民经济、 国防航空等国家重点领域, 紧跟甚至超越国外顶尖技术, 大胆创新, 实事求是, 是新时期党员博士生, 尤其是清华的党员博士生应该做的。

 纵使我国高等教育还有一定的不足,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优势的一面:

 我们的基础功底深厚。

 厚积而薄发,相信经过一代人的努力, 我国高等教育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胡总书记提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四个方面。

 我对第三四点感触很深。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很多产业, 尤其是基础产业、 传统制造行业等, 技术普遍落后于国外。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拔尖人才都去最挣钱和最好发文章的领域去了 !

 我所在的以工业领域自动控制理论闻名全国的自动化系, 十几名博士生新生都在做生物信息学, 而立足工业产业的控制研究、 硬件研究的博士新生则寥寥几人。

 不能说生物信息学不好, 作为新兴学科它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资源,毕竟容易出成果, 容易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更加重要的工业领域的

 研究却忽视了 , 至少在我看来是忽视了 。

 之前认识一位在电机控制领域的老板, 他亲口告诉, 现在国内伺服电机控制器各个厂家都是用的日本人的算法, 而且是偷来的算法。他很心痛也很心急。

 振兴老工业基地, 我们用什么振兴? 我们的人才在哪里? 当然这只是我看到的片面的例子, 也有可能我所看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在课上, 赵甲明老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 但是当代人却没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浩瀚的传统文化, 我们却找不出可以代表我们的文化思想。

 不管历史的原因如何, 深层次发掘传统文化, 不仅能够在社会中广泛的树立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更能够利用古人传承的智慧指导我们发展, 逐渐文化输出,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试想:

 现在的学生中间, 有百分之多少的学生真正认真诵读过三字经、 论语等国学经典?史记、 资治通鉴等经典史籍的经验教训又有几个学生真正阅读过? 没有了 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帮助, 我们就像是盲人, 找不到出路和方向。

 赵甲明老师在课上说, 为什么新闻上荒诞的事情不断重演, 还能激起人们的不同意见? 就是因为没有了共同的文化道德准则。

 下一代年轻人, 90 后 00 后面对着更为严峻的问题, 他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网络信息极大丰富, 面对各种“没有底线” 的事件, 不知道能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世界观。

 树立高尚的道理指引, 借助传统文化找到人民的共鸣, 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准则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得不做的。

 而教育在这里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试想如果高等教育中培养的精英都是“有知识, 没文化; 有文化, 没道德”, 这个社会将会以怎样的乱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我们作为青年学子, 作为清华学子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胡总书记对青年学子提出的三点希望:

 第一点让我们有知识有道德; 第二点让我们创新来源于实践, 而服务实践;第三点让我们个性发展也要全面发展。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谈我对第二点的看法。

 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 有多少知识被用来服务实践了呢? 我前几天就用了 自己的所学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目前我在系里担任研究生新生助理的工作, 由于班里人数众多, 经常需要统计大家的出勤情况, 但是用笔纸或用云笔记统计, 都存在非常多的不方便之处。

 例如:

 在不单独统计的情况下, 我没有办法知道近几次活动谁出勤了多少次; 不能很快的找到没有参加活动的同学名字; 纸板记录容易丢失或破损等等。

 因为我是自动化的, 有过编程基础。

 我发现现在的手机已经越来越强大了, 甚至很多手机芯片的处理速度都能超过 windows95 时代的台式机了。

 是否能够开发出一款适合支书、 会长、 辅导员等活动组织人方便统计出勤情况的软件呢?这个软件需要具有哪些功能呢? 经过我和同学的一起努力, 这款软件已经有了雏形, 开始内测, 虽然还不完善, 但在内测阶段至少解决了 我的很多问题了。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真正的创新, 只是将我的所学用于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记得一门课的老师说过, 一次危机或困难的出现, 往往隐藏着新的商机或新模式。

 不光可以知识技术创新, 还可以流程创新模式创新。

 目 前我正在思考《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生工作新模式探讨》。

 其实创新无处不在, 实践也无处不在, 二者结合对个人而言, 将会极大的获得成就感, 也获得能力的巨大飞跃, 对集体而言, 可能就是生产方式服务流程的改变, 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 可能存在比较偏颇的地方, 还请老师助教指正。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 4 月 24 日电

 [2]《光荣的重托神圣的使命——解读<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体会》, 钟学忠, 唐铁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9 [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中共教育部党组, 《人民日报》, 2011.6.8

推荐访问:思想汇报读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清华大学 建校 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