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精选范文5篇)

建设,读音jiàn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5篇

第一篇: 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

**派出所基础工作亮点汇报

各位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派出所按照局党委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本所实际,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以打造新的社区警务模式为工作亮点,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现我将工作思路作一简要汇报:

一、辖区基本情况及当前警务运行模式

**派出所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有小区院落61个,常住人口36718人,暂(寄)住人口3113人,出租房屋1490户。辖区内共有中小学幼儿园7家,企事业单位34家,行业场所110家,门面3233家。现有在编民警25人,其中所领导5人,另有协警4人,监控5人。按照三队一室标准设置社区民警队9人,刑警队5人,治安巡逻队5人,办公室(含户籍)4人。

**所位于市辖主城区,接处警工作量巨大,去年全年共受理接处警7030件,其中刑事案件1223件,治安案件251件,纠纷1704件。我所实行“老中青” 4名正式民警搭配的值班模式,兼顾了值班备勤和接处警所需警力,确保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但也凸显出民警值班周期过短导致身心疲乏、值班期间未处理完的矛盾纠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等弊端,同时,专项斗争和非警务活动的影响,各类检查、考核而对正常工作的牵制,使社区民警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使得警务室建设难以深入,警务区工作要求、制度和措施难以落实,警务区警务工作的效果难以提升。

二、以打造新型社区警务模式为亮点,创建平安和谐社区

我所将在今年全面推开社区警务规范化建设,从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化解、人口管理、社区防控四方面打造全新的社区警务运行模式,促进派出所警力的下沉和管理的前移,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强化。

1、“精”用兵,实现现有警力效能最大化

从改革值班制度入手,设置三名民警加一名协警的值班备勤模式,延长值班周期,减轻民警值班备勤的工作负荷以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做专做实警务室,实现每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两名民警和一名刑侦民警的社区警务模式和 每周不低于20小时警务室工作时间的勤务机制,真正实现警务室民警专职化。明确和规范警务室民警职责,将各项警务工作向警务室延伸,发挥警务室民警立足于警务区、工作于警务区的优势。

2、“重”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每个社区警务室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室,重新建立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规定值班中受理的纠纷,若构成案件则直接交由案件队受理,其他纠纷若一次调节不成功,则将相关材料移交所属社区警务室调处。实行矛盾纠纷约谈机制,群众可主动邀约社区民警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物建治安耳目,及时、快速、准确收集社会各类动态信息,确保社区警务室作为介入纠纷、化解矛盾的先期处置单元,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在基层。

3、“强”管理,实现辖区人口、场所管控到位

聘请专业人员充实完善我所自行开发的“警用社区地理人口管理查询系统”,社区民警以入户调查为抓手,积极开展实有人口、地理信息采集,实现每个社区信息录入率达到80%,使辖区基础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实现对辖区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出租出租房屋的分级管控,为侦查破案、安全检查、搜查抓捕等提供鲜活的数据资源。

4、“抓”防范,实现社区防控网络全覆盖

责任区民警充分挖掘和利用辖区治安资源,吸收辖区低保、失业人员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防范,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与治安巡逻队、综治巡控队配合,将巡逻警力向治安复杂地区和重点部位、重点目标倾斜,强化街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压缩作案时空,有效降低各类案件的发案数量。

5、“访”民意,实现人们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责任区民警深入辖区,开展“访”辖区企业,“评”服务效能;“访”案件当事人,“评”执法效果; “访”辖区群众,“评”和谐指数; “访”党员代表,“评”行风建设的一系列访评活动,通过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主动、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拉近派出所民警与群众的距离,警务区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新的警务运行模式,将重新明确“三队一室”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真正做到让社区警务队“沉下去”,让巡防防控队“动起来”,让案件查处队“打得狠”,让内勤室“灵起来”,让队室“联起来”,有效地整合了派出所的警力资源,强化打、防、管、控、建、服等多种功能,使派出所真正成为综合性的战斗实体。

第二篇: 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党建统领、强化基层所队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群众路线、创新新时代群众工作;坚持源头治理、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到“平安不出事”;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大力加强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以及全面加强对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统筹推动等7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统筹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提高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建立健全方便群众、畅通民意、沟通互动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

要围绕110接处警、日常执法执勤、信访办理、窗口服务等群众工作主题,将群众工作能力培养纳入民警教育培训规划,不断提高民警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组织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楼栋长等人员开展警治联勤、联户联防、联村联防、邻里守望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构筑全覆盖、无缝隙巡逻防控网络。

要坚持源头治理,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常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要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到“平安不出事”,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系列平安活动。

要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真正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让基层多减负。

要大力加强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科学优化勤务运行,夯实社区警务,创新服务群众机制,夯实警务保障,以满足服务群众和实战需要。

坚持党建引领,铸牢队伍建设网

上党课。

以党建为统领,坚持政治建警为先,

丰富调解方式,做优矛盾化解网

日常调度岗。

为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实现“矛盾不出社区,问题不上交”,派出所一方面依托社区民警、驻村辅警、社区(村)干部等,构建矛盾多元化解网络;另一方面,设立调解室,选派经验丰富的社区民警、辅警作为专职调解员,让群众合理诉求有保障。

实行群防群治,构建立体防控网

查看辖区监控。

构建立体防控网,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加强社会巡逻防控。派出所不断加强群防力量建设,通过创立“1+1+N”的警务机制,将企业治保人员、小区保安、村组干部等纳入巡防力量,充分开展联合巡逻、护校安园等行动,对群防力量进行智能化管理,积极构筑起治安防控“安全网”,实现平安成果共建共享。

贴心服务群众,织好警民同心网

对待群众的事要“多走一步,多想一下,多点耐心”,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已成为常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已成为每位民警的共识。

“我们只有将心贴着群众,才能够织成警民同心网,而这也是新时代‘枫桥精神’的要义所在。”

第三篇: 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

派出所“枫桥经验”材料(三篇)

(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曲靖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开展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以“基础实”赢得“百姓安”,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

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公安民警90%是党员这个最好的队伍优势,真抓党员教育,严管厚爱队伍,打造“红色所队”,结合派出所实际,创出一所一方案,努力打造出一所一品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曲靖公安内涵。

坚持源头治理,优化多元化治理方法。结合德治、法治、自治,发挥好依托大数据建设、类别案件侦防、乱点整治、群防群治、引入律师制等经验做法,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大幅提高。

坚持多元化管理,在社会治理上下功夫。提高政治站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好辖区治理多元化工作,在智慧安防上再动脑筋,在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上再下功夫,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上再作文章,在派出所警务机制运行上再作完善,形成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坚持巡逻防控,提升群众安全感。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做好保点控面工作,优化巡逻防控机制,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紧盯“三个要下来、三个要上来”目标,扎扎实实抓阶梯式提升,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打好平安品牌,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篇二)

**派出所地处**市主城区,辖区实有人口8万人,现有民警12人、辅警40余人。近年来,**派出所以“忠诚铸警魂、建功新沂蒙”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善治为目标、以预防为基点、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将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有机融合,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城区特色的“枫桥经验”之路,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被评为全市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集中民智,全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创新群众工作理念和方法,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党群融合助联动,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站等基层组织为平台,实行社区警务网格化,在原有的4个警务区的基础上,细分为54个网格,将基层警务与基层党务政务、社区事务深度融合,形成“党群同心、党务同担、党警同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源头化解”。多元调解促和谐,积极倡导儒家“和为贵”的理念,以本所“全市110矛盾化解标兵李广营”为示范,建立每周四所长接访制度,打通了“三调联动”;自**年引入驻所律师,不断固化了“警律联调”机制;返聘退休老民警,依托社区警务室,推出了“老王调解室”品牌,切实做到了基层矛盾源头化解。主动搭台听民声,积极对接8189090党群服务热线、12345民生服务热线,线上线下收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把脉治病,确保矛盾不升级、不激化。今年以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满意率达到100%。

科技引领,汇聚民力,全力做到平安不出事,**派出所牢树“警力有限、科技支撑、民力无穷”的理念,将传统警务与智慧警务深度融合,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全力打造警民联动的“平安共同体”。打防管控精准化,坚持实战导向、警情引领,依托分局合成作战平台,建立了警情“日通报、周研判、月分析”制度,用研判结果科学导防、导侦、促改,对54个网格实行“平安、关注、重点、混乱”四色预警、四级管理,多建平安网格,减少关注和重点网格,消灭混乱网格。技防建设全覆盖,推动“智慧社区”、“技防入户”、“报警灯箱”和医院、学校“治安生态圈”技防设施升级完善,“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联网应用,年内新增报警灯箱19处、监控200余路,进一步打通了技防建设“最后100米”。平安创建积分制,对社区、网格平安创建工作、党员民警日常工作进行积分考核,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实行积分奖励,采取积分兑换进价超市商品等激励办法,广泛组建红袖巡逻队、红嫂服务队、红色宣传队、红星网格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做到共建共治共享。年内物建治安信息员200余名,通过人力情报破案10余起。勤务改革实战化,实行110接处警AB组双班运行,不断提升110接处警质量,民警李广营被市局聘为110接处警教官;围绕高发案时段和高发案区域,构建“特巡警巡面、派出所巡线、社会力量巡块”立体化大巡防格局,实行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引领基层警务模式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辖区警情连续3年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办理行政案件398起,刑事案件161起,行政拘留132人,刑事拘留53人,逮捕32人,起诉65人,抓获上网逃犯12人,可防性案件下降52%,36个网格实现了刑事零发案。8月29日凌晨4时许,见义勇为群众、社区巡逻力量、值班民警联手速破一起抢劫案,彰显了该所警民融合的实战效果。

不仅如此,**派出所还坚持民意引领警务,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价值追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服务沟通机制,实施最强服务,创建满意品牌。实施星级服务工程,着眼服务流程再造,纵深落实户籍管理“1+6”服务模式,大力推行上门服务、掌上服务、自助服务等措施,落实“听、查、思、访、改”回访机制,做到服务有温度、管理无感知,牢牢把握住每一件送上门来的满意。今年以来办理户籍业务8000余人次,受理业务咨询4200余人次,满意率达到100%。在分局组织的警务礼仪技能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年内收到锦旗23面,感谢信30余封。实施警务前移工程,在人流量较大的城邦广场建成安防体验馆1处,接待各界群众、广大师生2000余为次;以反电诈宣传为重点,开展“法治纽扣”进社区、进校园、进厂企活动50余次,受教育群众8000余人,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辖区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下降65%,多周实现诈骗案件零发案;推行社区微警务,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群开展预警提示、普法教育和安全宣传;依托警务室、雷锋工作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施执法样板工程,以打造“规范警务”品牌为牵引,推进以执法办案、案件管理、物证管理“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执法体系建设,落实所内办案“三级把关”制度,建立4个值班办案组每月案件抽查评比长效机制,实现了零错案、零有理信访投诉的目标,该所被省厅评定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实施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四个铁一般”标准,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全面建设学习型基层所队,积极参加市局和分局组织的政治轮训,3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学员;落实从优待警措施,不断完善惠警“六小工程”建设,积极构建和谐警营,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不断提升了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使全体民警有激情、在状态,不断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年内有4名民警被评为全局“十佳民警”,民警王晓彤被省厅表彰为“优秀社区民警”并记个人三等功。

(篇三)

宋门派出所辖区,背街小巷遍布,居民楼院陈旧,“老开封”特点突出,与新区相比判若两地。和所有此类环境的地域相同,该所社会治安管控不易、矛盾纠纷频发是最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个实际,宋门派出所秉承“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理念,认真实施“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新“五小”工程,建立完善“全方位服务群众、常态化警民沟通、立体化治安防控、深层次警民协作、多元化矛盾调处、精细化科学考核”六大工作机制,取得良好成效。

要实现“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就必须时时和群众在一起,及时掌握群众所需、所盼。为此,该所积极开展常态化大走访,每个社区民警每周必须走访20户以上的群众,上报走访中了解到的情况,再由所领导随机回访核实,作为对民警考核的依据,确保民警切实走进群众生活中。大北后街南段、宋都市场南头监控设施的加装等问题,就是听取群众意见后进行及时解决的,使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是减少案件发生、维护一方平安稳定的“源头”治理措施。宋门派出所从“抓早、抓小、抓苗头”入手,一方面通过走访和主动对接办事处,打通派出所与办事处、社区(村)、治安积极分子的日常信息互通渠道,对矛盾纠纷早发现、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利益诉求、矛盾焦点早掌握,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和疏导工作。一方面对辖区易发生的矛盾纠纷类型进行分析评估、跟踪管理。同时整合资源,着力构建“街道主导、公安主抓、社区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网络。一年来,该所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化解重大纠纷30余起,伤害纠纷案件化解率100%。

弘扬“枫桥经验”不仅要做到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还要零距离服务群众。为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宋门派出所通过推广户籍业务二维码,开展电话预约、微信咨询、民警送达身份证、短信息提醒领取身份证和居住证等简捷、便民服务,尽量让群众少跑路,跑一次办成事。每个社区民警也都建起至少两个百人以上的和群众互动的微信群,群众借助该平台可随时联系到辖区民警,直接向民警反映、咨询问题,民警及时答疑解惑。

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该所组织社区民警定期开展“向社会报告”“警民恳谈”“法制进社区”等活动,还整合辖区各社区、单位的内部专兼职巡逻力量,组建多种群防自治组织,与派出所巡逻力量、办事处巡防队等实现“叠加式”无缝对接,壮大巡防队伍基数,形成社区民警管片、保安管点、群防群治队伍维护辖区社区稳定环境的多层次、立体化网格防范格局,在群众家门口建起牢固的平安防线。

第四篇: 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

派出所枫桥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X派出所在分局党委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不移地学习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矛盾调处、治安防控、服务群众”三项工作,扎实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确立了“三联、三防、三心、一义警”的“X”工作机制,履职尽责、竭诚服务,有力提升了派出所的社会治理能力,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辖区内呈现出经济有序、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三联”调处,矛盾纠纷不出镇。矛盾调处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处于城乡结合部的X镇,随着X市城市东扩,园区扩建,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占地补偿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再加上辖区面积大、实有人口多、流动人口杂等实际情况。X派出认真学习并践行“枫桥经验”,秉承“矛盾排查全、矛盾有人访、矛盾化解早”的理念,认真分析研判,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出了调处矛盾纠纷“三联”工作机制。

即:主动联系当地党委、政府,主动联系园区管委、企业,主动联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办法,合力调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了“矛盾可平息、矛盾能解决、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今年X-X月份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X起,成功调解X起,调解成功率X.X%,为构建和谐X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防”联控,社会治安趋稳定。在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中,X派出所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推出了“民警巡逻防控、企业内部防控、村民自治防控”的“三防”警务模式。采取派出所、企业内部保安、村治保会、村民组治安员、联户巡逻值班的多层次、多结构的巡逻防范机制,不断强化内部单位防范,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派出所负责组织对复杂场所、重点区域的治安巡逻;企业内部保安负责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村治保会和村组负责本村的主要出入路口、要道的巡逻,联户户长、各户联户轮值人员负责各片的巡逻任务。同时,加强各村的横向交流,完善通讯、交通工具的配置,构成一个全方位治安巡逻体系,做到联防联动,一有情况,多方支援,行动迅速,快速集结,处置得当,有效控制。

第五篇: 枫桥式派出所的亮点建设

**派出所基础工作亮点汇报

各位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派出所按照局党委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本所实际,审时度势,精 心谋划,以打造新的社区警务模式为工作亮点, 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现我将工作 思路作一简要汇报:

一、 辖区基本情况及当前警务运行模式

**派出所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有小区院落61个,常住人口 36718人, 暂(寄)住人口 3113人,出租房屋1490户。辖区内共有中小学幼儿园7家,企 事业单位34家,行业场所110家,门面3233家。现有在编民警25人,其中所 领导5人,另有协警4人,监控5人。按照三队一室标准设置社区民警队 9人, 刑警队5人,治安巡逻队5人,办公室(含户籍)4人。

**所位于市辖主城区,接处警工作量巨大,去年全年共受理接处警7030件, 其中刑事案件1223件,治安案件251件,纠纷1704件。我所实行“老中青” 4 名正式民警搭配的值班模式,兼顾了值班备勤和接处警所需警力,确保有效应对 各类突发性事件,但也凸显出民警值班周期过短导致身心疲乏、值班期间未处理 完的矛盾纠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等弊端,同时,专项斗争和非警务活动的影响, 各类检查、考核而对正常工作的牵制,使社区民警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 充分发挥,使得警务室建设难以深入,警务区工作要求、制度和措施难以落实, 警务区警务工作的效果难以提升。

二、 以打造新型社区警务模式为亮点,创建平安和谐社区

我所将在今年全面推开社区警务规范化建设,从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化解、 人口管理、社区防控四方面打造全新的社区警务运行模式, 促进派出所警力的下

沉和管理的前移,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强化。

1、“精”用兵,实现现有警力效能最大化

从改革值班制度入手,设置三名民警加一名协警的值班备勤模式, 延长值班

周期,减轻民警值班备勤的工作负荷以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做专做

实警务室,实现每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两名民警和一名刑侦民警的社区警务模式和 每周不低于20小时警务室工作时间的勤务机制,真正实现警务室民警专职化。 明确和规范警务室民警职责,将各项警务工作向警务室延伸,发挥警务室民警立 足于警务区、工作于警务区的优势

2、 “重”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每个社区警务室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室,重新建立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规定值班中受理的纠纷,若构成案件则直接交由案件队受理,其他纠纷若一次调 节不成功,则将相关材料移交所属社区警务室调处。 实行矛盾纠纷约谈机制,群 众可主动邀约社区民警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物建治安耳目,及时、快速、准确收 集社会各类动态信息,确保社区警务室作为介入纠纷、化解矛盾的先期处置单元, 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在基层。

3、 “强”管理,实现辖区人口、场所管控到位

聘请专业人员充实完善我所自行开发的“警用社区地理人口管理查询系统”, 社区民警以入户调查为抓手,积极开展实有人口、地理信息采集,实现每个社区 信息录入率达到80%使辖区基础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实现对辖区公共娱乐场 所、特种行业、出租出租房屋的分级管控,为侦查破案、安全检查、搜查抓捕等 提供鲜活的数据资源。

4、 “抓”防范,实现社区防控网络全覆盖

责任区民警充分挖掘和利用辖区治安资源,吸收辖区低保、失业人员建立社 区群防群治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防范,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 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与治安巡逻队、综治巡控队配合,将巡逻警力 向治安复杂地区和重点部位、重点目标倾斜,强化街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压缩作 案时空,有效降低各类案件的发案数量。

5、 “访”民意,实现人们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责任区民警深入辖区,开展“访”辖区企业,“评”

服务效能;“访”案件当事人,“评”执法效果; “访”辖区群众,“评”和

谐指数;“访”党员代表,“评”行风建设的一系列访评活动,通过提供便民、 利民服务,主动、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拉近派出所民警与群众的距离, 警务区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新的警务运行模式,将重新明确“三队一室”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真正

做到让社区警务队“沉下去”,让巡防防控队“动起来”,让案件查处队“打得 狠”,让内勤室“灵起来”,让队室“联起来”,有效地整合了派出所的警力资 源,强化打、防、管、控、建、服等多种功能,使派出所真正成为综合性的战斗

实体。

推荐访问:派出所 亮点 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