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精选范文3篇)

农民,创作于1897年,属于契诃夫的晚期作品,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19世纪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结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结3篇

【篇1】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范文

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做好2019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总结和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强化人才对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实际,2019年设置畜禽养殖、高山蔬菜、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四个专业进行培训,我区已全面完成138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工作方案

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农业局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市农业局科教科的工作部署,会议上就2019年实施的专业、明确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及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进行讨论,确定分成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进行培训。为全面完成我区2019年培训工作,确保138人的培训任务顺利实施,成立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于2019年9月份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区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并请示区政府分管领导批复后上报。

二、选定培训机构

按照政府采购项目要求,委托盛大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共有三家培训机构报名,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市市中区电子商务学校为区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培训机构,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最后签定协议。

三、工作开展情况

现代青年农场主按照“2019年省现代青年农场主调训计划”第一次培训开班通知、农业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于2019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市级培训开班的函》(乐农科院2019〕21号)进行参训,并及时划拨培训资金。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区开设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1**人的培训,培育对象的确定采用农民自愿申请、乡镇推荐、区农业局审核的方式。为了便于管理,提高培训质量,采用集中培训的模式,实行“农学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培训时间共10天,其中理论教学时间占50%,实训、见习时间占30%,座谈、讨论和培训考试考核占20%,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开班时,邀请了分管农业的区委常委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培训中,对科学看待转基因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在电视台、区新闻上对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学习方面,认真授课,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信息系统,教师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微信群,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参训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工作授课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课程安排合理,对指导生产实践作用巨大;学员认为培训班管理严格,服务周到,营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是一次“务实”的培训,也是一次“接地气”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产中的难题和困惑,为他们开展今后的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农业局安排专职人员全程参与培训的监管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为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专家联系职业农民制度,并结合产业发展对学员开展了一对一、多对一指导和跟踪服务。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标准,提高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贡献一份力量。

【篇2】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2020

根据《2020年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XX县畜牧兽医局积极宣传培训政策,组织了全县相关畜禽养殖场(户)业主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2020年下达XX县新型职业农民(畜禽养殖)培训人数为120人,按时要求于2020年3月份以前完成。我局于2020年3月18日至3月23日举办了“猪禽养殖培训”,培训人员70人。3月25日至3月30日举办了“牛羊养殖培训”,培训人员57人。2期共计培训127人,参加“云上智农”好评率达到90%。

1、明确责任。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畜牧技术推广站和各乡镇畜牧中心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培训工作由局分管领导王建华副局长总负责,局机关在培训服务、教师协调、教室配置等方面全力配合和支持,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具体承担培训任务,负责组织实施授课培训,乡镇中心负责招生和后期跟踪服务,做到集中培训,分散指导,责任明确,各司其责。

2、创新方法。马头山羊、秦巴黄牛、黑猪养殖是我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这几年我县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产业。我们在教师聘请中采取“请名师、筑基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授课,今年聘请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金尔光、宋忠旭、郭万正等专家学者授课,并把专家请到部分养殖场,把脉问诊,实地指导。在实践指导上采取分片包联,分区指导,按期上门,定期回访的形式,让每一位学员学能应用,学有所用。

3、丰富教学。我们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期初计划,完全按照“五三二模式”,即理论授课时间50%,实训、见习30%,研讨、考试考核时间20%,培训时间上不缩水。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有教案、有教材,注重互动教学,并安排学员互相交流,实践中注重养殖专业技能、防疫员与养殖户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后期跟踪指导上建立了微信群、电话咨询,保证沟通顺畅,互动活跃,不走形式,不摆样子。

4、规范管理。培训按照训前申请、训中监督、结班验收、拨付资金的流程开展,建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严禁现金支付,严禁截留挪用。所有报销单据报县农业局和财政审核后报账,做到与培训无关的不予支出,预算中没有项目的不予支出,单据少于2人签字证实的不予支出。按照一班一档,拍照片、留痕迹,签字登记,全程收集,装订成册,入档存放,确保后期有据可查。

1、提高了养殖从业人员素质。我县是贫困山区,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过去从事畜牧养殖大多是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养羊喂猪。通过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实施,把资金、能人都吸引了进来,从门外汉到行业能手,我县已建设40家规模羊场、20个猪场业主都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

2、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培训后的学员接受新观念,运用新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们在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圈舍,种植牧草,加工青贮饲料等科学管理上均有提高。在培训期间邀请往期学员现场讲解,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周围传统养殖农户改建圈舍,改良品种,科学管理,开拓市场,效益明显增加。

3、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规模养殖场业主自强、自律,遵纪守规意识明显增强,在养殖场的选址规划、粪污利用、档案记载、产品安全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营销,助推了三产融合。

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利民惠农政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认定不够精确。按照培训要求,学员必须用手机下载“云上智农”手机APP登录申报,在实际招生中,正在从事养殖的农民大多在50岁以上,没有智能手机,有智能手机的因为年龄较大不会操作,只能培训时先报到,在我们的指导下登录申报,但部分学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录入系统,导致培训台账签到人数远远大于系统录入人员,这部分学员又想参加培训,极大的占用了培训资源。

2、后期认定和扶持政策滞后。按照《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需要对“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对认定发证的给予政策扶持和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重培训、轻认定,重宣传、轻扶持。国家、省级农业部门没有专门出台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干事创业的政策和资金,影响该项目实施的初衷,不利于持续开展。

加强参训学员的遴选工作,完善学员申报程序,并且按照要求做好资金使用和档案,认真总结好培训中的经验,挖掘典型,持续推进,为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作用。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3】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2020年钦南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2020)

  局各股室,各二层单位,各镇(街道)农业站、水产畜牧兽医站: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0﹞58号)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现将《2020年钦南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2020年钦南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钦州市钦南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2日

  2020年钦南区高素质农民培育

  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0﹞58号)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钦南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20年,我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推动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整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按照以农民为中心、服务产业、注重质量、适度竞争、创新发展的原则,着力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强化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的人才支撑。

  二、重点任务及培训要求

  2020年,钦南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在近几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基础上,围绕全产业链,分类分层分模块,以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为目标导向开展培训,推动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进一步打响我区农民教育培训的品牌。根据自治区安排的经费,计划培训经营管理型农民150人。

  (一)全面开展高素质农民示范培训。根据钦南区主导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需求,精准培训对象,精选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分类分段式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培训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强化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应用。重点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主要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人员管理、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风险防控能力。拟定在那丽镇那丽村委(生猪养殖与防疫50人)和康熙岭镇团和村委(海水养殖产业50人)开展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教育示范培训100人。

  (二)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组织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扶贫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商钦南区扶贫办,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针对久隆镇石安村(贫困村)制约产业发展的经营人才匮乏、技术落地难等问题,围绕区(县)级"5+2"、村级"3+1"扶贫特色产业发展,并与全区100个特色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对接,在该村遴选50名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西瓜、五指毛桃产业(经营管理型)培训,让贫困户具备依靠劳动改善生活的能力。

  (三)遴选、组织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到自治区培养。一是遴选和组织2020年度4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对象(张水深、吴伟琪、李子红、陈熙成)和4名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养对象(黄创斌、陆瑞军、陈海宁、陈立辉)到自治区开展为期2年的培养。 二是继续组织我区2019年度3名现代青年农场主(陈绍捷、周文龙、李剑)和6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张锡焕、杨军、何秀美、陈丽昆、赵崇旭、陆项飞)到自治区开展第二年的培育。

  三、工作要求

  (一)精选培训对象,建立培训对象库。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制定农民教育培训实施方案,重点关注并遴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转岗创业人员参加培训,帮助解读政策、引进技术、对接市场,打造一批农业农村创业发展典型。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研,摸清我区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底数及需求,分产业、分类型、建立钦南区培训对象库,组织培训对象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略)"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即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修订版)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报名参加培训。钦南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与其他产业部门沟通协作,支持行业重点工作人才培训需求,优先培训"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中的农民。农民教育培训数据库是开展教育培训和进行绩效考核等工作的基础平台,在开展培训时,必须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组班、培训、评价考核和上报。

  (二)科学确定培训机构,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公益性培训机构为主体,市场力量和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的教育培训体系格局不变。加快建立开放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农广校和农业职业院校、涉农院校主体支撑作用,引导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教育培训工作。依据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研究制定遴选培训机构的标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根据培训任务的需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征集培训机构;同时,钦南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发挥基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需求调研、培训组织、跟踪服务等工作。加强管理服务,鼓励市场主体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

  (三)科学组织培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抓好教育培训各环节工作:一是做好计划方案。依据培训资金、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和分产业分类型培训的原则,制定方案和分班教学计划,做到"一班一案"。二是开门遴选优质师资。遵循成人学习规律和特点,选择有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农民认可、专业技术过硬的专家教授或乡土人才担任培训教师,并纳入培训师资库。三是选用好教材。为每位参训学员选购(或自编本地特色的)一套教材,其中至少有一本通用教材必须从管理系统中选购。优先从农业农村部统一开发并发布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目录中选购内容适用于本地的教材(含文字和音像教材)。鼓励开发编印和使用具有我区特色的培训教材。四是丰富培训内容。科学设置通用课程、专业课程、现场学习、生产实践等教学环节,在构建培训课程内容时,突出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绿色发展理念、信息化应用、品牌创建等综合素质培养,着力培养农民的市场品牌意识,提升规划、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能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提升产业效益。五是规范开展培训。严格执行培训计划方案,在线完成组班和组织培训,完善培训组织流程各主要环节,如签到考勤、在线评价和建立台账档案等。

  (四)创新培训方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产业兴旺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坚持在生产实践中培训。围绕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式、交替式开展培训,提升实习实训比重。坚持按农民特点施教,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和案例教学以及田间学校教学、送教下乡等培训方式组织开展分产业分类型的各类型农民培训。把乡村振兴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五)强化信息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培训。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开展在线学习、在线服务和在线考核,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培训的学时学分有效衔接。加强教育培训资源开发建设,围绕职业素养、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农村生态环保等主题为学员量身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开设便捷易学在线课程。积极组织发动各类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下载使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鼓励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利用云平台开展线上指导服务。

  (六)强化延伸服务,增强农民获得感。支持并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展览展示、创业创新项目路演、技能竞赛等活动。支持农民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营销促销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通过专业合作、资金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多元化、多类型经济组织。加强指导和服务,引导成立农民协会、联合会、产业联盟等组织,实现抱团发展。组织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校和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围绕培训对象生产需求,结合农时季节和生产环节,开展产业全周期跟踪指导和服务,对接创业扶持项目,指导发展产业和经营致富。

  (七)加强政策扶持,激发高素质农民自主发展潜力。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契机,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扶持政策的创设力度,积极引导对接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人才奖励激励、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向参训农民倾斜,鼓励其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融资担保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民个人信用担保贷款。争取专项扶持政策,帮助参训农民解决贷款难、生产辅助设施用地难等问题,增强其综合实力与自主发展能力。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

  四、资金管理与使用

  (一)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区农业农村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桂整合发〔2019〕71号)要求,按程序及时向区财政局申请拨付项目资金,确保资金足额到位,正常开展培训工作,全面完成培训任务。

  (二)补助标准。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钦南区农民教育培训资金补助标准为: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低于120学时(含实训实习时间不低于40学时),按人均不超过3000元标准进行补助;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按人均不超过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

  (三)开支范围。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钦南区农民教育培训资金45万元,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区农业农村局、培训机构和跟踪服务机构(钦南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全过程的支出,其中教育培训经费30.25万元,后续跟踪指导服务经费7.95万元,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经费6.8万元,主要包括:

  1.培训需求调研、宣传发动、学员遴选、建立档案以及考核和监管等支出。

  2.教育培训和异地参观考察培训产生的培训教材资料、食宿和交通及其旅差费,教学培训(实训)耗材和场地费,培训管理服务和参训学员意外伤害保险费等支出。

  3.聘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讲课费、实训指导费、参观讲解费等支出。

  4.利用信息化手段培训指导支出,如在线教学课程制作、线上培训服务(平台技术运营服务)、流量补贴、专家服务和宣传推广费等相关费用。

  5.跟踪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典型宣传等支出。

  6.业务培训支出,如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全国全区业务培训的交通旅差费、自治区和市级举办的素质提升培训的交通旅差费等。

  (四)强化监管使用。严格遵守中央财政项目资金有关开支规定,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资金监管力度,细化培训方案,明确资金用途和比例,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的同时,加快各地培训进度,确保使用效益。资金实行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截留、挪用资金情况。

  五、加强组织管理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牵头部门,要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摆上"三农"工作重要日程。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监督考核、扶持政策等,协调相关部门联合推进我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与相关单位充分协商,明确责任目标,分解培训任务,落实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对项目实施负第一监管责任,区财政局负责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多部门协同、多资源聚合、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抓实绩效考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高素质农民培育指标任务,早谋划早部署,确保完成考核任务。农业农村厅将根据农业农村部修订后的考核指标对县(市、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绩效延伸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下年度项目资金安排、评优表扬的依据。提高线上考核覆盖面,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对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考核。

  (三)加强项目监管。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将培训资金切块到县(市、区)、目标任务落实到县(市、区〉、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市、区)、管理责任明确到县(市、区)、绩效管理延伸到县(市、区),自治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规范项目运行,做好培训工作的日常督促检查。充分利用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互联网、电话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强化实时监管。对培训工作机制不顺、管理服务不力、培训工作不规范的单位,实行约谈和通报制度,以督促整改。发现违规违纪行为,要依法依规处理。

  (四)强化条件建设。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要继续讲授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第一课,宣传好国家支农惠农好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优质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遴选推介一批高水平名师和现代高素质农民典型代表。培训任务要优先向优质基地倾斜,优先聘请师资库优秀教师授课。

  (五)做好信息报送。按班次建立真实、完整、规范的学员电子档案和培训档案,主要包括文书文件、培训计划、教材教案、师资信息、学员信息、学员满意度测评表、考试考核材料、图片影像资料及其它需要保存的资料材料,做到"一班一案",及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实名制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和培训机构,要健全完善信息档案数据库,加强对培训、考核、发证等环节的管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及时报送先进典型等信息。2020年12月20日前向市农业农村局报送工作总结

  (六)加大宣传引导。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及时总结我区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一批好经验、好典型、好模式,树立发展标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遴选一批农民致富带富先进典型,积极向自治区推荐优质培训机构、优质实训基地、受学员喜爱的优秀教师和一批高素质杰出农民代表,日常宣传、重点宣传、点对点宣传多措并举,有步骤、多形式、全方位呈现工作成效。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推荐访问:高素质 工作总结 培育